日本战国时代行政区域演变过程_日本战国网

日本战国历史网-专注日本战国时代历史趣闻移动版

主页 > 日本战国历史 >

日本战国时代行政区域演变过程

  说起日本,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要说起日本地图的地理行政划分,没有人不知道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四个大岛,这也是其他国家对日本地理的基本认知。但是日本人自己却对另一种地理划分更为熟悉。

  那就是被称为“八地方区分”的划分概念,依照日本各地因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等的不同而逐渐形成的当地居民意识,将日本全国划分为北海道地方、东北地方、关东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和九州地方等八大区域。类似我国的华北、华南、华东、东北、西北、西南六大区域划分。

日本战国地图

  日本八大地区

  这八大区域下分1都、1道、2府、43县等47个一级行政区划。那么,日本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是如何演变而形成的呢?

  在日本古代,尚形不成正式的行政区划,最初的日本被分割成大大小小几十个小型奴隶制王国,国号都很奇葩,比如狗奴国、熊袭国等等,这些小国接受一个叫作邪马台国的共主治理,邪马台很可能是大和国的前身,最初它在九州岛,后来迁徙到本州中部。

  公元645年,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开始调整各处的国、郡、里三级区划,而自奈良时代开始实施的五畿七道的行政区域划分,直到明治初期的废藩置县才废止,历时上千年,奠定了日本行政区划的基础。

  “五畿”指京畿区域内的五个令制国,具体指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为京都所在地。全国以畿内为中心呈放射状通向各国国府的交通联络地区,划为七道。

  “七道”构成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因仿中国唐制,皆以“道”称之,共分为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七道下分六十三国,连同五畿,共六十八个令制国,号称“日本六十余州”。

日本战国地图

  五畿七道

  这六十八国分别是:畿内:山城国、大和国、河内国、和泉国、摄津国。

  东海道:伊贺国、伊势国、志摩国、尾张国、三河国、远江国、骏河国、伊豆国、甲斐国、相模国、武藏国、安房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

  东山道:近江国、美浓国、飞驒国、信浓国、上野国、下野国、陆奥国、出羽国。

  北陆道:若狭国、越前国、越后国、越中国、加贺国、能登国、佐渡国。

  山阴道:丹波国、丹后国、但马国、因幡国、伯耆国、出云国、石见国、隐岐国。

  山阳道:播磨国、美作国、备前国、备中国、备后国、安艺国、周防国、长门国。

  南海道:纪伊国、淡路国、阿波国、赞岐国、伊予国、土佐国。

  西海道:筑前国、筑后国、丰前国、丰后国、肥前国、肥后国、日向国、大隅国、萨摩国、壹岐国、对马国。

  熟悉日本战国时代历史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些地名已经烂熟于心了。

日本战国地图

  日本战国地图六十余州

  这个五畿七道六十八国的划分,在日本持续了一千余年,构成日本行政历史的主体。

  此外,在明治初期,陆奥国被分为陆前国、陆中国、陆奥国、磐城国、岩代国5国,出羽国被分为羽前、羽后两国,并将虾夷地方改为北海道,设11国。

  北海道:渡岛国、后志国、胆振国、石狩国、天盐国、北见国、日高国、十胜国、钏路国、根室国、千岛国。

  五畿七道加上北海道,又有“五畿八道”的合称。

  五畿七道和令制国制度,奠定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都道府县划分的基础。

  自公元12世纪之后,日本天皇及公家的权力日益落入关东集团为代表的武士阶层手中,各地出现了强大的武家大名,他们以向东北征讨虾夷人的征夷大将军为首领,架空天皇及公卿的政治权力,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以军事统治进行封建采邑,凌驾于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机构之上,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成为日本具有特殊国情的独特传统。

  从室町幕府中期以后的战国时代开始,各地大名的辖区成为事实上的行政区划,各个令制国官员仅为空头,各国名为政区,实为地域名称,大名的辖区或大或小,日本日益向封建割据的方向发展。

  公元1616年,最后一个幕府政权——江户幕府终于统一了全日本,为日本带来了二百余年的安定与繁荣。江户幕府有着自己独特的行政划分。

  江户幕府以各令制国为基础,将其根据各地大名的势力范围,将各国各郡划分给各大名,号之为“藩”,大名称为“藩主”,石高一万石以上者皆称为大名,这些大名的领地或大或小,或辖一国至数国,或仅仅辖一郡,基本上按照战国时期达成的既定割据线来划分,江户幕府三百年,前前后后存在过的藩大概有五百多个,平均下来的话,每个时期平均保持有二百七十个左右的标准数,号称“江户幕府三百藩”。

  江户时期日本地图

  在这一时期,原来的五畿七道和六十八国日益地域名称化,各藩成为事实上的行政区划,各藩犬牙交错,大小不一,如作为外样大名的萨摩藩辖有萨摩、大隅两国,而福冈藩辖有筑前一国,而清末藩、岩国藩等小藩仅仅辖有相当于一二郡之地,且飞地众多,各藩之间进行跨境长臂管辖者比比皆是,严重阻碍了日本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9世纪中期以来,日益腐朽的江户幕府越来越不适应时局的变化,终于在1867年的倒幕之战中被推翻,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的西化改革,各藩均被废除,以“版籍奉还”的形式将国土收归天皇和政府所有,明治政府展开了废藩置县的运动。

  1871年11月,日本实行改置府县,对府县进行统一、废除,合计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到1890年调整为三府四十三县,右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此后一百余年间除东京府在1943年改为东京都外,日本本部没有大的变动。

  现在的日本全国由1都即东京都,1道即北海道,2府即大阪府和京都府,以及43县组成。

  43县分别为: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秋田县、山形县、福岛县、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新潟县、富山县、石川县、福井县、山梨县、长野县、岐阜县、静冈县、爱知县、三重县、滋贺县、兵库县、奈良县、和歌山县、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德岛县、香川县、爱媛县、高知县、福冈县、佐贺县、长崎县、熊本县、大分县、宫崎县、鹿儿岛县、冲绳县。除了冲绳县是众所周知的琉球群岛外,其余各县都在日本传统的三岛范围内,北海道没有县的区划。

日本现代行政区域

  日本现代行政区划图

  至今,你仍然能够从各县的区划中看出原来六十八国的轮廓,如茨城县即原常陆,神奈川县即原相模国,山梨县即原甲斐国,高知县即原土佐国,滋贺县即原近江国等。想那战国大名,势大者也不过相当于中国一县之地,后期出现了诸如毛利、岛津、后北条这种大约相当于一个大型地级市的大大名,那时候已经快要统一了。

  不过不得不说,日本此国虽小,但毕竟小而精悍,在这样一块狭小的区域里,硬是发展了两三千年,别的不说,倒也真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特殊的奇葩。

(责任编辑:小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