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国智将”毛利元就的两川制度
时间:2022-11-29 11:21 来源:未知 作者:小十郎 点击:次
日本战国时代,由地方豪族而成为战国大名的毛利家,在毛利元就时期将二个儿子分别送入吉川、小早川家作为养子,并通过各种手段让二子彻底掌握吉川、小早川家,最终形成有名的毛利两川。 以安艺和石见交界的小仓山城为居城的吉川家可做为毛利家前进石见、甚至山阴地方的前哨站。以毛利家目前的规模来看,吉川元春坐镇的小仓山城最主要敌人只有尼子家,但这唯一的敌人确是元就生涯中面对过的最大敌人。 至于两家小早川(主家和分家),位于濑户内海沿岸,面对的的敌人虽不若尼子家强大,局势却更复杂,光用武力未必能够平定。小早川家还有一项潜在优势,那就是毛利、吉川都没有的兵种——水军。 小早川隆景入主小早川家的同时,也将之纳入管辖,透过这股水上势力,成功拉拢濑户内海西侧最强的水军村上水军(村上水军包含能岛村上、来岛村上、因岛村上),进而将其编入毛利水军。这支生力军的贡献不可小觑。短期而言是替毛利家打赢1555年的严岛合战,长期来看,则助毛利家取得濑户内海的霸权达二十三年之久!
从日后发展来看,两川体制奠定了毛利家茁壮的基础,有助于称霸中国地方,从这点来看,元就之所以安排两名杰出的儿子继承吉川家和小早川家,是对未来二十年日本中国地方的势力此消彼长了然于胸。然而他更厉害的是早已看清次子元春和三子隆景的特质。 吉川元春勇猛善战,适合与势力强大的尼子家硬碰硬。放眼尼子家,大概只有新宫党可与元春匹敌。除给予后世勇猛善战的印象外,元春还是个爱好文学的武将,讨伐尼子家时,在本阵里完成四十卷军记物《太平记》,这便是吉川本《太平记》的由来。 但是能文善武的吉川元春不长于外交。面对山阴地方独大的尼子家,元春尚可以其文韬武略与之抗衡,然而面对局势复杂的山阳地方,小早川隆景就比元春更为适合。山阳地方存在不少豪族,或许个别势力不比小早川家,但若不以怀柔而以武力强攻,会迫使他们结盟,小早川家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小早川隆景给人的印象是温恭谦和,不迷信武力解决,擅于居中协调,山阳地方的豪族一有纠纷便找隆景出面,他总是没有预设立场,顾全两方需要,给予最大便利,声望就在这些小事中累积起来。比起兄长的武力征讨,隆景攻略山阳更多是以声望击倒对方。 毛利元就1540年促成的两川体制,正是在充分了解两个儿子体制的情况下,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这可是毛利家势力腾飞的关键。反观尼子和大内的家督,轻易地倾全国之力去打没有把握的仗,不仅消耗众多人力物力,声望更一落千丈。一来一往,毛利与尼子、大内家的差距也就急速拉近。 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起兵与丰臣秀赖争天下,而这毛利家的“两川体制”也分崩离析,毛利辉元和吉川元春的继任者吉川广家、小早川隆景的继任者小早川秀秋产生了分歧;其实毛利辉元和小早川秀秋内心是偏向德川家康的,但各自因为不同的原因加入了丰臣秀赖一方,只有吉川广家及时投奔了德川家康。 小早川秀秋在“关原合战”作为德川家康的内应,他见德川家康取得了优势,临阵倒戈,带着麾下的一万五千人反攻石田三成一方;结果因为他的“叛变”导致石田三成一方迅速溃败,因而小早川秀秋被戏称为“关原战神”,战后,小早川秀秋得到55万石领地的封赏。可惜的是,在小早川秀秋去世后,由于没有后代,领地被没收;而吉川家在吉川广家的儿子吉川广正时领地从3万石增加至6万石。 (责任编辑:小十郎) |
- 上一篇:丰臣秀吉发动壬辰战争的原因
- 下一篇:“直江三代”为何落得家名断绝的下场